我的账户
讷河百事通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讷河百事通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讷河百事通公众号

讷河百事通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布赫:曾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父亲是开国上将,女儿是正部级

2022-10-01 发布于 讷河百事通
oeoka海外充值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北部边陲,也是我国最早的民族自治区。近代以来,内蒙古地区处在列强的夹缝之中蹒跚而行。

从1924年外蒙古宣布建立蒙古人民共和国,到1946年国民政府承认外蒙古独立,近18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就此从祖国分离出去。原本是一片秋海棠叶的中国版图被咬去了一大块。

随着外蒙古的失去,内蒙古也一度危在旦夕,而乌兰夫家族却凭借着几代人的努力,保住并建设了这片疆土。

布赫这个名字或许不为人们所熟知,但内蒙古的百年历史却与乌兰夫家族紧紧联结在了一起。布赫和他的父亲乌兰夫和女儿布小林,三代人都将热血和精力播撒在这片茫茫草原上,书写了布赫家族的传奇。

布赫本人曾经担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父亲是开国上将,女儿则是正部级。一家三代,为国为民。

布赫

一、统一斗士乌兰夫

清末民初,内外蒙古就成了是非之地,先后遭受了沙俄和日本等列强的侵蚀。先是外蒙古从祖国的版图上分离,内蒙古也开始受到帝国主义的染指。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企图在内蒙古建立傀儡政府,企图仿效外蒙古和东北那样将内蒙古从祖国分裂出去。继溥仪之后,日本人又看中了一位清朝的遗老遗少——徳穆楚克栋鲁普亲王。

德王出于复辟蒙古帝国的野心,不惜卖身投靠日本关东军,公开勾结日寇从事分裂祖国领土的卖国行为。他纠集了一批民族分裂分子,筹备成立了伪蒙古军总司令部的工作,甚至决定改元易帜,用成吉思汗纪年,正式表明脱离对中国的隶属。

乌兰夫当时就任中共西蒙工作委员会书记,在劝导德王停止卖国行径无果后,乌兰夫决定发动武装起义,以武力推翻德王的卖国傀儡政府。他积极策动德王手下的爱国官兵,于1936年2月21日在百灵庙举行武装起义。

乌兰夫

此次起义,乌兰夫举起了抗日救国的义旗,使日本“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的野心受到重大挫折。毛主席对此赞誉为“可贵的草原抗日第一枪”。

百灵庙起义更大的意义在于创建了一支内蒙古境内的抗日民族武装,从而保障了中共中央的根据地延安的北方屏障。

抗日战争胜利后,内蒙古再度出现了分裂的危机。1945年9月,一个名为“内蒙古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的伪政权在苏尼特旗出现,为首的分裂分子名为补英达赖,曾经担任过德王的家庭教师,在德王从事卖国分裂活动时,补英达赖也一直在为虎作伥。

乌兰夫仍然打算尝试先以和平谈判的手段解决问题。但是同德王一样,补英达赖同样是冥顽不灵,声称代表蒙古人利益的临时政府谁也别想破坏。

鉴于补英达赖的顽固态度,乌兰夫却并没有采取武力推翻的手段,而是采用了另一种和平手段促成内蒙古统一问题的和平解决。

他首先进行临时政府的改选,凭借自己的影响力成功当选临时政府主席,随即他便以主席名义停止了这个政府的活动。由此,乌兰夫将一个分裂势力的非法政权改造成为一个拥护民族和国家统一的民族自治政府,他凭借自己的胆色将一场可能发生的流血冲突化解。

这个民族自治政府就是1947年4月内蒙古自治政府的雏形,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民族自治区由此成立,乌兰夫也凭借着资历和威望成为首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内蒙古的和平解放比辽沈战役早了一年半,这些都是乌兰夫做出的功绩。

1955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和一级解放勋章。1981年至1984年,乌兰夫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任内主持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明确规定少数民族自治区主席由该民族的公民担任,进一步巩固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纵观乌兰夫的一生,他为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草原诗人布赫

当父亲乌兰夫为了内蒙古回归祖国怀抱的事业而奋斗时,布赫则在文艺战线上为内蒙古的发展尽心竭力。

解放战争时期,乌兰夫担负着打击以补英达赖为首的民族分裂分子的非法活动的重任。刚刚二十出头的布赫便建立了一支文艺宣传队,在前线随军演出,鼓舞军心士气。此后,他又将几支文艺宣传队合并为内蒙古文工团,由布赫担任团长。

这支文工团见证了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并在开国大典上参加了庆贺新中国诞生的文艺演出。此后,在每一年国庆日里,我们都能看到内蒙古文工团的精彩表演。

从1953年开始,布赫就长期在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任职。在这期间,布赫做出的最突出的贡献就是“乌兰牧骑”。

“乌兰牧骑”的意思就是红色文艺骑兵,是一支由十几个经过特别训练的牧民组成的文艺队伍。他们骑术精湛,各怀技艺,文韬武略,在布赫的组织下成为内蒙古文艺战线中的排头兵。

之所以设立这样一种文艺组织,是因为内蒙古地广人稀,人口分布较为零散,而且从事放牧生活的牧民流动性也很大,这就导致牧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无法得到充分满足,甚至好几年都看不到一次演出。

乌兰牧骑的出现正是解决了牧民流动性强的困扰,使文艺活动也具有了流动性。乌兰牧骑所到之处,牧民可以欣赏成员们精彩的戏剧演出。除了文艺欣赏,乌兰牧骑还会为牧民们筹办文化活动,包括举办文化展会和播放电影等。

不仅能够满足牧民的文化需要,还能够为牧民解决许多生活问题,可谓一举多得。

布赫最早看到这种文艺形式便深感兴趣,在经过一番认真的调查研究后认为可以推广到整个自治区。直到1958年,乌兰牧骑已经遍布内蒙古大草原。到了1964年,乌兰牧骑的影响力已经冲出了大草原,走入了首都,甚至走向了全国。

乌兰牧骑在北京的一次演出赢得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赞赏,并且在中央的支持下,乌兰牧骑安排了在全国范围内巡回演出的计划,一年之内走遍了全国27个省级地方,积极响应了“百花齐放”的文艺工作路线。

乌兰牧骑这种文艺组织形式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成为一种值得全国各地文化事业的重要借鉴。

布赫在文艺事业作出的突出成就与他个人的文化气质是分不开的。文化工作之余,布赫也是一位颇有才学的蒙古族诗人。他认为诗歌应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行,诗人应当扎根于人民大众的生活中,从老百姓身上汲取艺术的灵感。

在布赫的文集中,诗歌的比重是最大的。他的诗歌是他一生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真实写照,既追忆着革命岁月的艰苦沧桑,也饱含着建设祖国的欣喜热情,同时也富有内蒙古的民族特色,充满着一股豪迈奔放的粗犷气息。

在艺术气息的熏陶下,布赫将蒙古族的奔放与新中国文艺事业结合起来,成就了“乌兰牧骑”这一经久不衰的创举。

除了诗歌之外,布赫在书法方面的造诣也颇有建树,即使是在八十高龄之年也坚持执笔挥墨,使人们看到了一个国家领导人多彩的艺术人生。

布赫在内蒙古自治区的政绩不仅仅是在文化领域,改革开放之后,布赫在内蒙古自治区大力推进农业体制改革更是不可磨灭的壮举。

1978年,包产到户的经营体制刚刚在全国少数地区兴起,布赫就大力呼吁将全区的耕地草地包给各个牧户,开始进行农业体制改革的尝试。

1983年,布赫出任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后更是加快了这一步伐,将“包产到户”发展为“大包干”,赋予农牧民以土地经营权,实现了内蒙古农业经营体制的顺利转型。

这一改革举措很快产生了显著效果,1983年,内蒙古的粮食产量达到100亿公斤,相比于1980年整整翻了一番。

1993年,布赫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98年再度当选。如果说父亲乌兰夫是这片绿水青山开创者,那么布赫则是一个建设者,将这片原本贫瘠封闭的地方带向了富裕和幸福的远方。

三、家族与民族

布赫的女儿布小林则是现今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虽然父辈们都是身居高位,但布小林则是从基层脚踏实地地做起。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布小林回到家乡内蒙古工作。直到2014年,布小林任统战部部长,正式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中的一员。

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指出对于政治觉悟过硬、勇于担当、富有实干精神的少数民族干部要大胆任用,并安排到重要领导岗位上,女干部也在重点选拔之列。

布小林作为蒙古族女干部,在内蒙古从政数十年,她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主政内蒙古,就任正部级职位。

至此,乌兰夫家族已有三代人在内蒙古主政。内蒙古从分裂走向统一,从衰弱走向富强的历史完全与乌兰夫家族联系起来。在乌兰夫以前,这个家族始终是默默无闻。从乌兰夫开始,这个家族就与内蒙古自治区乃至整个蒙古族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开篇之作,在我国民族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乌兰夫在解放战争时期就开创性地为民族区域自治探索出了一条新路,不仅缔造了第一个民族自治区,还为《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制定耗费无数心血。

布赫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内蒙古的文艺事业推广了“乌兰牧骑”这种新的文化形式,并在改革开放初期为内蒙古的农业体制改革做出了重大贡献。布小林则在父辈的旗帜下,承接着家族长期以来坚守的国家使命与民族责任。

乌兰夫家族三代人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的。

布赫对于民族问题的见解令人称赞,他并不理解为何总是要分清你是什么民族,我是什么民族,其实大家都是中华民族,少数民族和汉族是荣辱与共,密不可分的。

这种民族团结的心态贯穿于乌兰夫家族的几代人中,在他们的努力下,蒙古族告别了近代的诸多屈辱,摆脱了从祖国分裂的命运,并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跟上了时代的步伐。

感谢阅读,点个关注再走呗~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讷河百事通
    1970-01-01
  • 讷河百事通
    1970-01-01
  • 讷河百事通
    1970-01-01
  • 讷河百事通
    1970-01-01
  • 讷河百事通
    1970-01-01
  • 讷河百事通
    1970-01-01
讷河百事通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讷河百事通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讷河百事通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讷河百事通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