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交友软件 这张图想必不少人最近在微博都刷到了吧。 没错,特斯拉又又双叒叕开始维权了。事情是这样。 前几天,一封疑似特斯拉内部的邮件曝光,内容是今年9月16日-9月30日交付拿到特斯拉Model3和ModelY的车主,如果直接在特斯拉直营店上保险,特斯拉会补贴车主8000元。 说白了,在9月16日-9月30日拿到车的车主,官方送你个8000元现金大礼包。这让我9月15日之前提车的车主,内心作何感受? 所以,“车主们”又开启了维权模式。 但在发稿前,特斯拉官方并未回应保险补贴一事。有车主打电话询问特斯拉交付中心补贴8000是否属实,特斯拉直营店表示他们也不清楚。 咱先不论补贴这事的真假。不知道大伙发现没有,这电动车车企一降价就有大规模维权,前几天是理想,今天又是特斯拉。 其实回头想想,特斯拉自从model3这车2019年2月上市以来,大大小小的降价还不少。 尤其是2020年特斯拉刚开始国产化那会,进口特斯拉36.5万,国产预售价35万,结果没过多久,官方降价、购置税减免七七八八一算,售价变成29.9万。 更让人生气的是,微博有车主反映自己9月12号提车时,销售信誓旦旦的说不会降价。结果车还没捂热一个月,就降价了,狠狠地割了一波车主韭菜。 那凭啥特斯拉说降就降,一降就维权?以前爷爷辈的丰田大众福特那会,价格也起伏不定,咋就没碰到这隔三差五的维权? 有网友说是特斯拉直营卖车模式的锅,说直营模式卖车没有以前传统车企经销商卖车那种“降价缓冲期”。 em...直营模式是有问题。但主机厂降价涨价自古以来都是想降就降想涨就涨,可没啥“降价缓冲期”。当年沃尔沃清仓S80L,降价5.3万也不是也说降就降,谁给你打打招呼。 那经销商那会咋就没这么多维权呢?咱从以前经销商卖车模式跟直营卖车模式的区别说起。 以前咱买车都是从经销商那买,经销商可以理解成当地代理商,有集团化的也有私营的,其中4S店是大伙最熟悉的。 4S店出钱从主机厂进货,然后拿出来卖。大众、丰田等传统车企现在还是这么卖车的。而对于消费者来说,经销商模式最恶心的点是会加价,尤其是一些冷门小众车型。 其中加价最狠的就是丰田,比如大家熟知的加价30万买埃尔法,加价7万买supra,威尔法、BRZ等都或多或少加过价。 这个加价呢,主机厂也无能为力。说白了,即便是都是卖丰田的,同一个地方相隔几公里的经销商都会有不同的报价,不同的促销模式,这才给了大伙“降价缓冲期”的错觉。 自然而然车主们哪便宜就找哪买,用不着维权。 而特斯拉,为了打破汽车行业销售的套路,让消费者受益,模仿库克老爹搞直营模式。但却隔三差五的降价,全国统一调整,所以被说割韭菜。 说到底,经销商有经销商模式的好,直营也有直营的差。 但话说回来,特斯拉是为了让利消费者搞直营模式,但却总是毫无征兆的降价,搁谁心里都不舒服。总不能车主买车也像炒股一样,时刻把握最前沿的市场行情,猜你是要涨还是要跌? 哎~,你别说,还真有一群人玩起了“炒车”,还不只炒特斯拉,极氪001,欧拉这些交付慢的都能炒。 那这车怎么炒呢? 很简单,因为特斯拉降价这事不是第一次干了,自从直营模式开始,价格降了得有十几次。 今年三月,磷酸铁锂等原材料的一波涨价,直接导致了近十几个新能源车型涨价,少则几千,大则几万。特斯拉的model3和modely,就曾在3月10日到3月17日之间迎来三次涨价,涨价幅度1.5万-2万。 而且受疫情影响,特斯拉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当时Model3提车周期是24~30周,ModelY是10~14周。 除此之外,直营模式买车基本都没现车。用交定金的方式预订,分为小订和大定,小订可退,大定之后不可退,大定一下就开始安排工厂给你造车。黄牛直接转大定订单,比交易现车还方便。 有差价空间,交付又慢,还是订单形式,堪称天时地利人和。于是黄牛们瞅准了时机,把自己手里涨价前的订单加价一两万卖给急于买车的车主。这样,在车还没提到的情况下,黄牛就能白赚一两万。 而且在“赚快钱”的诱惑下,不少准车主和二手车商纷纷变成黄牛,炒起了特斯拉。 巅峰时期黄牛甚至直接冲进特斯拉线下直营店,销售前脚刚跟意向客户聊完,黄牛就上前,说我这有订单,能比直营店早拿到车,而且还比涨价后便宜。车主肯定选择黄牛啊,又便宜又快。 而且随着上海汽车供应链备受打击,特斯拉超级工厂面临停产,全球原材料价格还在上涨,不少黄牛预测特斯拉的涨价还将持续。 于是,越来越多的“炒车黄牛”开始下订单,收订单。根据业内人士的爆料,一个黄牛手里可能同时攒着几十上百个订单。 特斯拉这边的市场部也傻眼了,还以为订单都是真实车主,没想到全是黄牛,这对于自己后期市场评估、产量预估等规划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所以网传特斯拉跟车主搞了个《不转卖订单承诺书》,要用户一年之内不要过户,否则需要交20%的违约金、限制车辆超级充电等附加服务。 妄求彻底隔绝黄牛,但貌似也没啥用,直到今年8月份,某鱼上收特斯拉订单的依然很多。 可天有不测风云,特斯拉降价了。 疫情缓解后,上海工厂全面复工,全球汽车供应链体系逐渐平稳。而特斯拉的超级造车机器,上海超级工厂,第二阶段产线优化已经在9月1日竣工,开始调试。特斯拉也在报告中指出,将通过增加工作时长、增加员工数量、提升物料周转频次来实现产能提升。 说白了,特斯拉之后的产能必定暴增,提车周期从原来的几十周,变成几周。为了提升销量,降价势在必行。而且这只是个开始,不少业内人士预测,今年10月特斯拉将迎来新一波的降价,即便不是明面上降价,也会像现在这样权益释放,保险补贴来实现变相降价,促进销量。 没错,炒车的黄牛们哭了,哭的就像9月16日AppleStore门口的iPhone黄牛一样大声。因为官方降价意味着之前屯的订单都会砸在手里。 所以也有博主猜测,这次特斯拉的维权闹事,除了内心实在憋屈的车主以外,不乏一些“赔的底掉”黄牛在背后煽风点火。毕竟他们手里的订单可都是高价收来了。 但归根结底,黄牛之所以有车可炒,跟车企频繁的涨价降价脱不了干系。直营模式,注定着主机厂定多少钱就卖多少钱,车主们想用最低的价格买到车,就全凭“观察”,这自然给了黄牛可乘之机。 但想让车企短时间提高产能,买车就有现车拿这事还很不现实。 所以差评君觉得,主机厂在努力提高产能的前提下,其实更应该做好跟车主的沟通和协调,这也是直营模式的天然优势,能跟用户面对面沟通。 比如尽可能的避免快速的大金额涨幅,一天就有一万甚至几万块的降价,搁谁心里都不舒服。还有就是加强直营店销售人员的培训,提前告知车主这辆车价格最近会有变动,把风险通知到位。 再不济,降价行为既然已经发生,可以用一些权益来弥补半年或者一个月内提车的老车主,送点充电权益、质保权益、辅助驾驶权益和养护权益等等。 现在的新能源车企不少都是跨界玩家,搞直营也没啥经验。而现在的互联网不比当年,注定着啥事都会被摆在明面上说,所以发挥自己天然的优势跟车主们做好沟通,能给自己造车省下不少麻烦。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买到一辆到手就不会降价的汽车。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讷河百事通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2025-04-28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