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 夜月 [唐] 刘方平 更深①月色半人家,北斗②阑干③南斗④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注释】 更深:古代用更表示时辰,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了。 北斗: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 阑干:这里指横斜的样子。 南斗:有星六颗。在北斗星以南,形似斗,故称“南斗”。 【大意】 夜静更深,朦胧的斜月撒下点点清辉,映照着家家户户。夜空中,北斗七星都已横斜。今夜恍然大悟,才感觉到了初春暖意,还听得春虫叫声穿透绿色窗纱。 一年级下册语文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答:这句话是说,革命斗争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然要遇到艰难困苦。但是,我们为了人民利益,为了民族解放,就不能怕困难,要看到成绩和光明,要树立信心,鼓足勇气。 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革命队伍的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来的。因此,不论是干部对战士,还是战士对战士,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实现我们的目标。 小雪花们就像一个个遨游世界的小伞兵,也像是可爱的小蒲公英,漫天飞舞,徐徐下降。可是我把小雪花放在手上,立刻就变成了晶莹透亮的小水珠,小雪花就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不让我看见它们的小脸蛋。 雪花跳完了舞,累了,便落到了屋顶上,树上,落到了小孩子的手心里。 你看!初冬刚到,人们早已穿上一身保暖的衣服来迎接这姗姗来迟的冬姑娘了。树枝好象也是为了迎接冬天的到来,特意还留着些柳枝,等着接受冬姑娘特别的“礼物”呢! 第二周 柳 [宋] 陆游 春来无处不春风,偏①在湖桥柳色中。 看得浅黄成嫩绿,始②知造物有全功。 【注释】 偏:却。 始:方,才。 【大意】 春天来了到处都是春风,在那翠湖的拱桥旁和柳林边,更是春风和煦。看到那浅黄的嫩芽逐渐变绿,就知道万物有生机都是春天的功劳。 第三周 立春 zī [宋] 王镃 泥牛①鞭散六街②尘,生菜挑来叶叶春③。 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④让柳条新。 【注释】 “泥牛”即春牛,旧时打春仪式上所用的土牛。 “六街”指唐宋京都宫门外左右各三条中心大街,后来泛指京城大街和闹市。 春:旧时习俗在立春日做春饼、生菜。 合,应当,理所当然;让,谦让,闪避。 【大意】 劳动人民硬是把一头庞大的“泥牛”抽打成了弥漫街道的尘土,在立春做春饼的生菜都特别翠绿,春天真的来了!冰雪融化,风儿也不在夹杂着烈列寒气,而是变得温柔起来,“凌寒独自开”的梅花属于已经过去的严冬,面对春天款款的脚步,梅花还是悄然避让,把这生机盎然的春天拱手让给绿意盈盈的柳树吧! 雪预示着冬天的到来,当冬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人间时,我们便可以堆雪人,打雪仗,尽情享受童年的欢乐。 冬天是严厉的老师,用严寒与风雪做教鞭,教育我们拥有顽强的意志。 描写冬天的排比句 冬天,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地上扑的是雪,厚厚的,软软的;房上落的是雪,白皑皑的,又松又软;树上盖的是雪,积雪把树枝压弯了腰。太阳照在白雪山上,发出耀眼的光芒。
固,本来。或,有的。于,表示比较。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 《金色的鱼钩》杨旭 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课文以“金色的鱼钩”为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课文用“金色的鱼钩”为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文中的老班长有什么任务? 老班长的任务是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 老班长接收任务后,遇到了什么困难?又如何解决的? 老班长接受任务后遇到的困难是青稞面吃完了,面临着饥饿的威胁。解决的办法是挖野菜、钓鱼,给战士做鲜鱼野菜汤,补充营养。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讷河百事通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