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治疗白癜风最好 “邓博士,您可要替我好好做个鉴定,村里的人对我指指点点,说我的孙子是我和儿媳生的,这简直是侮辱我的人格。要还我的清白啊!” 义愤填膺地说此话的人,是一位来自湖北的农村老人。 原来老人的儿子儿媳不正常,反而孙子和老人属于正常人,因此村民都怀疑老人的孙子就是老人和儿媳生的孩子。 老人长期被村里的闲言闲语搞到焦虑不安、心里很难受。 他在电视上看到邓博士是亲子鉴定专家,可以检查出孩子的亲生父母到底是谁,于是,千里迢迢跑过来鉴定。 工作人员很同情眼前的老人。 但很快,鉴定结果出来了,所有人都傻眼了,报告清清楚楚地记录:孙子是老人与儿媳的亲生孩子。 而作为北京中正司法鉴定所负责人的邓亚军,早已对这些情形见怪不怪。 入行以来,邓亚军平均每年接到10000例亲子鉴定申请,检测结果是“排除血缘关系”的占了10%。 也就是说,邓亚军每年都会目睹1000个人被戴上了“绿帽子”。 因此,她坦言: “男性属于家庭中的弱势群体”“我不再相信爱情,欲望比爱情更可信” 那么,邓亚军从事亲子鉴定师,她到底经历了什么?又是什么原因致使她,说出这番有违常理的话呢? 01 从“法医”到“中国第一代DNA鉴定师” 邓亚军成为DNA职业鉴定师之前,只是一名普通法医,在自身的努力和命运的推动下,她走上了鉴定师这条路。 时针回拨到1991年。 那年邓亚军正考大学,要填报志愿。她想学医,第一志愿就报了临床系。 自小疼爱她的哥哥,建议邓亚军报读法医,毕业以后能分配到公安系统,工作既安稳又是铁饭碗。 所以,邓亚军第二志愿报了法医。 周围的同学知道她填报法医专业,还嘲笑了她一番: “真替你担心,法医要验尸呀,要把你关在房间里,过段时间把门打开,有可能发现里面有两具尸体。” 其实邓亚军天生胆小,高中时期曾被班上的同学整蛊,将一条毛毛虫放入她的文具盒,邓亚军被吓到,竟然把文具盒扔到远远的。 邓亚军觉得自己成绩优异,胸有成竹感觉第一志愿不会落榜。 可万万预料不到的是,那年法医专业报考人数很少,学校提前调档,阴差阳错之下,邓亚军走上了法医的道路。 邓亚军为了不被别人质疑,于是卯足了劲学习,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圆了她当法医的梦想。 可真正走上工作岗位,邓亚军才发现自己把法医想的太简单了。 首先是十分耗体力。要知道,那些躺在解剖台上的尸体,是完全毫无反应。法医经常要验尸,对于身材瘦小的邓亚军来说,挪动尸体更显得吃力。 其次类似锯骸骨的工作,也是耗费体力,男生通常二十分钟完成的事情,女生就得花费一个小时,有时候锯条锯着锯着就断了。 工作辛苦还算是好的,更让人需要克服的是心理上的冲击。 她曾经进入废弃的破房里,验过一具高度腐烂的尸体,白色蛆虫从尸体各处爬出来,而她的防护装备仅仅只有一件白大褂和一双手套。 身旁的那名实习男法医,只看了一眼,便忍不住呕吐起来。 还有一次,邓亚军遇到一起碎尸案,刚一打开房门,她发现全是嗜血的绿头苍蝇。 随后打开冰箱,直入眼帘的竟是吓人的白发头皮。而除了冰箱,她又在其它地方,发现了零碎的尸块。 但比起这些,邓亚军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工作能不能做得更好,因为只有做好,才能帮助同事们早日侦破案件。 因此,每次执行任务邓亚军都会认真总结,写出精准、完整、详细的分析报告。 因为强烈的责任感,邓亚军在法医这个岗位上一待就是6年。 然而,随着作案手法层出不穷、复杂多变,邓亚军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比如确定犯案嫌疑人,需要血迹对比,必须采用DNA来检测。 而这种新科技的技术条件和资源设备,单位根本没有。 随后单位同意邓亚军带薪进修学习,她顺利考上研究生。 硕士毕业后,好学的邓亚军想继续深造。这时单位却提出异议:“或者选择留在分局,或者选择停薪留职。” 邓亚军只是基层法医,她当时拥有的学历,足以应付手头工作。 但邓亚军心里非常清楚,DNA检测技术正是自己热衷研究的课题和方向。 邓亚军深思熟虑后,毅然选择了辞职。 她孤身一人来到北京,一边工作一边功读博士学位。 也许是命里有时终需有,命运将邓亚军推向了更广阔的舞台。 2003年受非典肆虐,邓亚军为了培养病毒,不得不专程奔赴广州取样。 她和同事进入完全封闭的负压P3实验室,工作了整整三个月,成功从SARS病人的样本中,分离出SARS病毒。 2004年发生全球震惊的印尼9级海啸事件,灾后数万名遇难者身份难以确认。 那时邓亚军刚好参与一项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项目研究。以她专业的学识和技术,邓亚军已敏感地反应到,DNA检测可以用来筛选遇难者的真实身份。 于是她主动请缨,带领四名专家出征救援,协助泰国的DNA鉴定组织机构成功找出2000名遇难者真实身份。 那次救缓中,邓亚军团队进行DNA检测,其中骨骼成功配对率高达80%以上。 这是中国DNA检测技术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亮相,也让全世界都关注到她们瞩目的表现。 时年32岁的邓亚军在学业上逐渐走向成熟的同时,也顺势进入DNA检测行业。 从此,邓亚军转行加入当时对国人来说是陌生的亲子鉴定领域,正式成为国内最早一代的DNA鉴定师之一。 此时的邓亚军更不曾想到,亲子鉴定检测所成了一个考验人性的地方。 02 DNA鉴定,暴露人性的隐秘一角 2003年10月,刚接触DNA鉴定行业的邓亚军,接到首个“客户”。 这是一个30多岁的女人,一直以来很想拥有自己的孩子。 可真的怀上了孩子,却让她非常惶恐。 原来,她刚好遇上排卵期,出差前一晚与丈夫同床,出差当晚,又和同事发生关系。 结果,她被验出有身孕。 几天后,这女人打电话给邓亚军,称说要打掉胎儿,因为丈夫对她特别宠爱,她不想留下任何蛛丝马迹。 她非常害怕婚姻会破裂,也担心那千分之一、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会出现在自己身上。 还有一次,邓亚军碰上一对夫妻带着龙凤胎来做鉴定。 结果发现,女孩是亲生的,男孩不是。 这是只能用巧合来解释。 恰巧,这位女性在短时间内和丈夫及另外一个男人发生了关系。 而这位女性碰巧在排卵期间,同时排出了2个卵子,然后又让这两颗卵子分别受孕。 这情形就跟中头奖一样。 而因为这个结果,妻子不得不揭开了一段隐藏心底的往事。 原来,那天她独自回家的路上,被一个陌生男子施暴了,她不敢声张,以为回家洗过澡就没事,结果还是中招。 在鉴定所里,一切私隐的事情都会被揭露,包括那些毁掉三观的事情。 一天早上,所里的法医从外地带来一家四口做鉴定。 这家四口子分别是外公、母亲、舅舅和16岁的男孩,可父亲却没到场。 邓亚军说:“父亲没到,做不了。” 法医却悄悄地告诉她,父亲也许是两人之中的一个。 邓亚军听了,觉得非比寻常,便马上替他们作了精细化的检测。 结果出来,外公和孩子确实是父子关系。也就是,外公是爸爸,舅舅是哥哥。 从前,一家人为了面子自欺欺人地生活在一起,如今却因为孩子学费问题该谁付,扯下了遮羞布。 作为一名DNA鉴定师,邓亚军坚信证据是唯一可信的结果。 在邓亚军的从业生涯中,她也从未出过错,有人要求她出具假报告,她也从不屈服。 有次,一名女士提出修改亲子鉴定报告结果。 理由她与现任丈夫结婚后不久,发觉有了身孕,但不清楚谁是孩子的父亲,因为她那段期间,曾与初恋男友发生过关系。 女士知道丈夫很喜欢孩子,于是抱着侥幸的想法,把孩子生了下来。 儿子一天一天的长大,丈夫发觉儿子长相完全不像他,决定做亲子鉴定。 而这名女士偷偷瞒着丈夫,找到初恋男友做了亲子鉴定,结果孩子是初恋男友所生的。 无奈之下,她恳求邓亚军出一份假的鉴定结果。 但作为鉴定人,邓亚军不可能出具虚假结果。身为鉴定师,她的职业是相信真相,说出真相,而她无权修改结果。 很多时候,别人称邓亚军为“婚姻粉碎机”,好友也曾开玩笑问她:“又有几个家庭被你拆散了?” 邓亚军却回答: “这跟我有什么关系?真相摆在那,迟早一天会浮出水面。” “他们喜欢调侃并称呼我是‘婚姻粉碎机’,但我不这么认为,毁灭婚姻的不是一纸鉴定,而是谎言。” 03 鉴定报告背后,最无辜的是孩子 “男性属于亲子鉴定的弱势群体。” 邓亚军直言,亲子鉴定技术的兴起,绝对不是怀疑女性有没出轨,而是为了帮助和保护女性受性侵或意外身亡时,确定嫌疑人的身份。 DNA亲子鉴定从事商业后,反而大部分是男人来鉴定,因为不确定孩子是否亲生。 但无论男或女,邓亚军都不共情,“他们都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现实,承担该承担的责任。” 她最心疼的,就是那些无辜的孩子。 她曾经因为一个孩子,极其希望自己出错了。 一次,民警找上门来,请求邓亚军为服刑的父亲和其儿子做DNA检测。 孩子的父亲被人污蔑其妻子肚里的孩子是野种,一气之下,跟对方打了起来,出手过重,对方受了重伤,父亲被判服刑五年。 而母亲生下孩子后,连月子也没坐,就狠心地抛下孩子跑了,孩子只能在伯父家寄养。 孩子到了上学年龄,还没办理入户手续。 户籍科考虑小孩的实际情况,想到用亲子鉴定报告,解决孩子入户问题。 邓亚军见到这名五六岁的小男孩,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衣服破破旧旧,小手破裂黝黑,手里还拿着一包零食。 当邓亚军来到监狱,给孩子父亲取样时,孩子父亲得知缘由,非常高兴,毕竟有办法为他解决积压多年的心头大事。 邓亚军很受感动,眼前的男人脸上洋溢着浓浓的父爱。 可世间的事儿并不是皆如人愿,报告结果显示孩子与父亲是非亲子关系。 这结果也让邓亚军心里感到有点迷茫而混乱,她多么希望能有改变孩子命运的权利。 她不知道监狱里的父亲如何面对这个事实,也不知道小孩的入户问题怎么解决,更不清楚孩子的伯父还会不会继续抚养他。 但现实就是现实。 在无数奇葩的狗血案例中,邓亚军有时也会遇到人心温暖的时候。 一名父亲觉得孩子不是自己的,偷偷拿着鉴定物做了亲子鉴定。后来,结果果然如他所料:“非血缘关系”。 但,出乎意料的是,这位父亲却非常平静。 他盯着那纸许久,才对鉴定师说:“养亲比血缘更亲,孩子是无辜的。” 他决定把这份鉴定报告永远留在所里,把秘密埋藏起来。 “等我死了,如果儿子愿意,可以来查。” 当然,一份鉴定报告也让无数的破碎的家庭得以团圆。 2007年,邓亚军建起首个公益寻亲DNA数据库,采用科学的检测方法,为寻亲者带来了福音和希望。 五年间,她带领团队处理了2000多个寻亲案例,最终成功配对了30个家庭。 DNA鉴定是人性考验,也是一份希望。 04 这二十多年来,邓亚军目睹了普通人简直无法想象到的离奇荒谬事件,也感受到当事人各种各样的情绪变化。 事件背后的真相让人感到心寒、气愤、痛苦、纠结。 有时候,她甚至会思考,如果没有DNA鉴定,那些苦心经营的家庭,能不能继续幸福地生活下去呢? 但真相就是真相,每个人都有权利知晓,每个人也都应该承担自己所做的一切。 在检验人性的修罗场上,没有人会为你披上遮羞布。 邓亚军在一次演讲中说: “科学没有对错之分,我们能做的就是尊重科学、尊重真相、尊重事实。” 鉴定所成立之初,邓亚军将它命名为“中正”。 正是体现了邓亚军所从事这一行业的理念:坚持不偏不倚、杜绝私心、一心为民。 直至目前,邓亚军仍然坚守在DNA鉴定的岗位上,恪尽职守,保持初心,站在科学的角度看待事物的本质。 她坚信,唯有科学才能让人性变得更加透明。 参考资料: 邓亚军微博:@邓姐与鉴定的三二事 闪光少女斯斯:《行走在人性边缘的第一代DNA鉴定师》 中国新闻周刊:《中国第一代DNA女鉴定师:千百谎言一纸报告就能拆穿》 看客inSight:《做亲子鉴定18年,我见过的故事比<知音>精彩多了》 湖北卫视帮扶节目《大王小王》 作者:聪慧 编辑:柳叶叨叨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讷河百事通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